上海
十分

《西游记》导演杨洁去世,她却说她再也没有看过《西游记》

2017-04-17

 


2017年4月15日,《歌手》收官之战播出,李健邀请帮唱嘉宾岳云鹏,演唱歌曲《唐僧在女儿国抒怀并看着女儿国王的眼睛》,舆论哗然。

歌曲改编自经典剧集86版《西游记》的《女儿情》、《唐僧抒怀》、《你的眼睛》三首歌曲。

2017年4月15日,86版《西游记》导演、制片人杨洁女士因病去世,享年88岁。

同时,杨洁也为这部《西游记》中多首歌曲的作词,《女儿情》便是其中最为经典的代表作品之一。

这个世界上有些巧合,我们称之为命运。

所以这大概意味着,斯人已逝,但是她留下来的精神光芒会一直熠熠生辉吧。

1929年,杨洁出生于湖北麻城,解放前先后在晋察冀新华广播电台、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济南广播电台担任播音员,曾负责济南解放播音任务。

1958年解放后,杨洁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调到北京电视台。

1981年,杨洁导演接到了拍《西游记》的任务。

1982年,《西游记》剧组建组。

杨洁是那种老派文艺工作者,认真又较真,光是选景就花了两个月,跑了好几千公里。

到最后拍出25集,一共拍了整整六年,这等于两到三个月才能拍一集电视剧。

这让如今动辄轧戏三四部、制作流程不过三四个月、真人时间不够就靠替身凑的流量剧目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当然你可能会问,为什么25集的《西游记》能拍6年这么久?

因为实在是条件太艰苦了,这25集的艰难险阻,应该是远胜于西天取经的。

 

我们小时候看《西游记》这种腾云驾雾已经很满足了。

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当时这个剧组只有一台摄像机和一台特技机。

是的,拍了6年,那么多美轮美奂的画面,只有一台摄像机和特效机。

这些在如今看来「五毛钱特效」的制作,都是依赖全组唯一的那台特技机器一帧一帧做出来的,制作流程的缓慢也是超乎想象的。

剧组摄像助理唐继全说,特技镜头拍完了录像还要送回北京机房制作,万一北京那边说素材不行,剧组就要重拍,再送回北京。

在拍摄有了经验之后,早期拍摄完成的故事还可能被推倒重拍,例如最早拍摄的试集《除妖乌鸡国》就大部分重拍了一遍。

如今被推崇吹嘘的匠心精神,杨洁导演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已经践行。

那个时候的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匠心,也不知道什么是良心剧组,只是觉得,这是应该做的事,就算推倒重来也无所谓。

 

再说那个剧组里只有一台的摄像机,非但只有一台,还是电视台里最老旧的机器,如果不仔细调焦,画面就会“虚”,摄像和录像功能是分开的,一整台机器需要几个人背着,如果拍一个兔子奔跑的场面,摄像要扛着摄像机跑,后面两个人抬着录像机跟着跑,摄像助理再抱着监视器,导演也跟着跑,这就是十来个人拉成了一长串在追着兔子跑。

这台老机器还没有长焦距功能,需要长焦镜头,还要打报告,排队,才能用上三天再送回去。

西游记有那么多复杂的打斗场面,就是这么凑合拍出来的,明明看上去那么精美。

所以器材的技术的缺失从来都不是完不成好作品的借口,有没有用心去做才是唯一的驱动因素。

 

其实前文说的「五毛钱特效」,也是意义非凡,在《西游记》之前,国内的影视剧拍摄是不会特效的。

为了拍摄《西游记》,中央电视台特地从美国进口了一台ADO特技机器,用于“蓝幕抠像”。

一开始的简单镜头能顺利完成,之后剧组却不断发现问题:把人抠出来之后,只要一旋转,人物形象就扁平得像纸片。

后来剧组才知道,想让人立体起来还要花5万美元购买一个软件,但电视台没舍得买软件。

 

 

1984年底,有香港的电视从业者去参观《西游记》拍摄,给杨洁提意见:“你们的特技没有重量感和真实感。”

杨洁也有同感,当然立刻询问解决方案,得到的答案是:“不是只用蓝幕,要把人吊起来!”

于是她立刻申请去香港取经,参观了TVB拍摄的金庸武侠剧,才明白“吊起来”就是要吊钢丝,就是现在所谓吊威亚。

杨洁参观时正值无线台新年放假,没有专业人士解释具体操作和技术,但她回去之后立刻成立武术特技组,用钢丝、花轮等自己琢磨“吊人”。

但因为没有人教过她,钢丝要涂成和背景同样的颜色才看不出来,身为外行的她最后只能用尽量细的钢丝带,可是这样的钢丝脆弱易断。

因此,孙悟空三个师兄弟都因为钢丝突然断裂而摔伤过。有一次闫怀礼(沙僧)170多斤重,摔在摄像师王崇秋的脑袋上,摄像师当场就晕过去了。

我们现在看到的每一次腾云驾雾,都是演员们冒着生命危险完成的。

 

在客观条件都如此艰苦的情况下,《西游记》还因为拍得太慢,承受着来自央视、广电、财政的质疑。

由于只有一个摄像机,不能同时多角度拍摄,效率很低。1985年5月,杨洁到日本参加行业交流会,她还被央视领导批评说日本拍得多快。杨洁义愤填膺地说要有他们五六台摄像机的条件,我拍得比他们还快。

当日本的同行问杨洁,《西游记》用了几台摄像机,杨洁答曰只有一台。日方则表示不相信,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当时,央视内部还有这样的批评:“国家不应该拿这么多的钱让她去游山玩水!”

甚至还专门成立了调查组,旨在揭露“《西游记》乱花钱、不拍戏、专门游山玩水”的罪名。

结果调查发现,剧组特别艰辛,经济困难,连基本拍摄设备都没有。甚至当即决定要为他们调配物资,要再给一台摄像机。谁知小组回到央视,一切变回老样,央视命令剧组停止《西游》拍摄,直接拍个尾巴结束。当时只拍了15集不到。

 

硬脾气的杨洁跟台领导吵了一架,终于得到央视的松口说:你要是自己找到资金,但必须是贷款,不能是投资,我们就让你继续拍完《西游记》。

虽然是自筹资金,但是版权还是归属央视。

不过能得到央视首肯,可以自己找资金继续拍摄《西游》,剧组还是很高兴地到处找资金。

制片副主任李鸿昌到处找资金,最终找到了铁道部十一工程局的三百万资金。

可是物价上涨,景点收费,这三百万已经拍不了剩余的全部15集,原定三十集的西游记,只能忍痛砍掉5集。

 

为了节省演员成本,《西游记》的演员常常一人分饰多角。

刚刚提到的拉赞助的制片主任李鸿昌,在《西游记》中一人分饰8角:渔翁、黑狐精、多目怪、驿丞、大臣、接引佛祖,客商,和蜈蚣精。

第一任唐僧扮演者汪粤在《西游记·猴王初问世》里演了一只白猴。

第二任唐僧扮演者徐少华一人分试3角:唐僧,唐僧的爸爸陈光蕊,东海龙王。

第三任唐僧扮演者迟重瑞一人分饰4角:唐僧,《除妖乌鸡国》中的井龙王、《四探无底洞》中的天庭文臣、《传艺玉华洲》中的沙僧。

沙僧的扮演者闫怀礼一人分饰9角:沙僧,牛魔王(第2集《官封弼马温》中),千里眼,《夺宝莲花洞》中的太上老君,《祸起观音院》中的和尚,《猴王初问世》中的老者,卷帘大将,御马监里的一个监丞,西海龙王。2009年4月12日,闫怀礼因肺部感染在北京去世。享年73岁。4月12日正巧也是六小龄童的生日,自此之后,六小龄童再也不过生日了。

 

1998年,杨洁召集原班人马再拍《西游记》续集,曾经被人说是“炒冷饭”。

但外人不知道的是,杨洁曾说,《西游记》是她心中永远的痛。经费紧张,时间仓促,缺失的那些集数和拍摄技术,是她永远的遗憾,她有钱了还想继续拍下去啊。

她对一部电视剧,倾注了终生的情感,甚至把剧中那匹「白龙马」都视若珍宝。

「白龙马」其实是一匹黑马,因为当时找不到白马使用,是工作人员一点一点刷成白色的,不小心浸到水掉了色就要重刷一遍。

后来,拍完戏,杨洁导演多次去无锡影视基地看,她为它能认出自己欣喜若狂,甚至不忍看见它逐日老去。

不知道那些如今那些充斥着抠图和替身的剧作,看到杨洁导演的这些话,会不会羞愧呢?

 

 

票牛APP
票牛APP
热门票随时抢
折扣票随时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