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票需知

演出时长10小时限购说明每单限购6张
座位类型现场不设座位,均为站席观演其他说明该项目为纸质票,节假日、周末不发货,请提前3个工作日购买。
实体票本项目支持凭实体票入场,支持以下取票方式:
- 快递配送:运费10元(V4及以上会员包邮),顺丰发货。
- 现场取票:票牛工作人员将在演出开场前1小时至现场派票。工作人员联系方式、具体取票地点将在演出当天以短信通知发送至预留的手机号。

项目简介

展览日期:2016年7月15日–10月9日

参观时间:10:00-20:00(19:30停止售票/入场),每周三、四10:00-18:00(17:00停止售票/入场)

展览地点:chi K11美术馆(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300号K11购物艺术中心B3层)

请谨慎选票,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Kind reminder: tickets are not to be returned or exchanged once sold.

 

展览详情   

“Bagism 包·当代”展览
这次在上海K11的展览以“Bagism”这个不存在于字典里的单词为主题,是对1969年3月31日在维也纳举行的著名记者招待会中,约翰·列侬以及小野洋子使用这一词语的致敬。当二人躲在一层代表着包袋的布料后,他们是想令公众更关注于他们的语言而不是他们的名人标签。在整个谈话过程中,他们都拒绝从布料后方走出。

 

本次展览跨越400年历史,展出超过350件包袋,并与15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对话,展开一段超越100天的跨越国度及时代的旅程。这次展览特别邀请了法国策展人伊丽莎白·阿祖莱(Elisabeth Azoulay)女士、青年策展人刘品毓联合策展,同时由《周末画报》编辑总监叶晓薇担任展览的策展顾问。她们将共同策划并从历史、女性解放、名人、艺术这四个核心议题,将包袋与艺术品重新展现历史的过去和我们生活的当下。

 

 

# Part A 那些有历史的“包”
包袋被誉为最古老以及全球性的人类发明之一。它使不同物件的运输成为可能。这一围绕人体的“卫星”使得许多较小的物品可以被单件物件所携带。它解决了一个难题并促进了独立自主的个人活动。


包袋这一词语首次出现在1898年牛津英语词典中,属于手的记录子项。但自20世纪起,包袋的运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因男性的服装中自带了许多口袋,男性对包袋使用并没有像女性般狂热,致使包袋被定义为女性的装备。


作为自由出行以及新独立的代表性物件,包袋逐渐演变成女性衣柜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并随着时尚的转变而不断更新。形状、材质、辅料、图案及色彩……包袋对时尚与社会转变的高度敏感性将令它不仅仅局限于出现在手腕上的女性专属品。

 


▲“珍贵”,李奥纳多·达芬奇

根据亚特兰堤斯抄本片断中的手绘皮包草图重新制成手工皮包,一系列草图由达芬奇在1478-1518年间绘制。原创想法及委托:达芬奇理想博物馆(亚涅斯·萨巴托,亚历山德拉·韦佐西),设计及制作布拉·恰利妮 © Museo Ideale Leonardo Da Vinci / Braccialini srl for Gherardini

 

▲(左)新娘包,法国,1680-1699。© Simone Handbag Museum

(右)新娘包,利摩日,法国,18世纪。丝绸锦缎和缎带、珐琅、金属花边。新娘包在婚礼时被交付新人,象征新郎会信守承诺,终其婚姻一生会支持自己的妻子。包包的一面是新郎的肖像,另一面是新娘的肖像。© Kraemer collection

 

▲两个装饰有路易15两位女儿的家徽的游戏包,18世纪。金、银丝线刺绣。皇后和她的女儿们是卡维纽之类游戏的固定玩家,卡维纽相当于早期的乐透游戏。选中获胜号码的玩家会拿到36至64倍的赌注。© Kraemer Collection

 


▲“哭泣”手袋,人造树胶材质饰有雕刻图案,法国,1925。现代材质。© Picot et Compagnie

 

▲“诺曼底”形状的麂皮纪念手拿包,赠与每一位参加跨大西洋渡轮旅程的女性乘客。法国,1935。© Fundación Museo de la Moda- Chile

 

▲金属与佳绩布手袋,克劳德·莫米宏,法国,1968 © Les Arts Décoratifs, Paris, Fashion & Textiles department  © Photo Les Arts Décoratifs, Paris / Jean Tholance

 

# Part B “包”与艺术家
“所有的零售店都将变为博物馆,而所有的博物馆都将成为零售店。”安迪·沃霍尔的语言会成真吗?
这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趋势。在早于成衣时尚诞生的1920年代,当时人们还只穿着定制的服装,高级成衣定制师与艺术之间就有了自然而然的联系。艺术家与著名时尚公司的合作并不难见,其中著名的组合便有保罗·波烈与拉乌尔·杜菲、简奴·朗万与阿尔芒·拉多以及伊尔莎·斯奇培尔莉与迪奥。
许多时装设计师都从艺术家作品中得到灵感以创作独一无二的服装,作为重要配饰的包的设计自然也不例外。

 

▲超现实主义手掌包,伊内丝·费加罗多,西班牙,2016 © Inés Figaredo

 


▲以蒙德里安作品为灵感,卡尔·拉格斐为香奈儿设计的包款,2013春夏时装系列 © Chanel Collection, Paris, France

 

▲以利希滕斯坦为灵感,卡尔·拉格斐为香奈儿设计的包款,2001秋冬时装系列 © Chanel Collection, Paris, France

 

▲洋葱头公仔印于交织字母帆布手提箱,2003春夏村上隆和马克·雅可布联名包款 © Louis Vuitton

 

▲聚亚安酯手袋,来自扎哈·哈迪德的作品“水桶”,路易·威登,2006 © Louis Vuitton Collection 2006 © Zaha Hadid

 

▲(前)卡尔·拉格斐为香奈儿设计的包款,1999春夏高级订制系列 © Chanel Collection, Paris, France
(后)卡尔·拉格斐为香奈儿设计的包款,1998秋冬时装系列。“2005”代表着要在设计和建筑中找到新的形式的一项使命。2代表距离2000年还有2年,00代表国际电话区码,而5是香奈儿女士的幸运号码。然而,卡尔·拉格斐将2005称作“身材友好手袋“,因其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所以它有性感的轮廓外型并能完美地与女性身材贴合。它以皮革包覆聚乙烯塑料外壳。手袋由金属轴开启,轴的两端各有一个刻着香奈儿标志的大金属盘。它还有一个按钮开关以及较轻的雾面铝制链带。手袋里面有8个尼龙透气网袋夹层,每一个口袋都以束马甲的方式束口。© Chanel Collection, Paris, France

 


▲PB & J LV,克洛伊·怀思,纽约,2015 © Collection of Mr. François Odermatt, Courtesy of Galerie Division

 


▲荧光多色玛丽莲手袋,菲利普·崔西限量系列。2004安迪·沃霍尔系列 © Philip Treacy, London, 2004
 

▲科帕卡巴纳手提包具有六个磁铁隔层以及卡其色漆饰的金属手柄皮革手袋,仓俣史朗为J&F马爹利设计,1988 © Fundación Museo de la Moda- Chile

 

# Part C 象征身份的“包”
说句实话,包袋时常被认为是意外之外的结果,尤其当它们装饰着主人的胳膊并被给予了首个名字。当它们的主人是一位像格蕾丝·凯利或者戴安娜王妃那样的美丽公主,亦或是一位类似杰奎琳·肯尼迪的时尚偶像,在更加民主的时代里,这可能是一位年轻美貌并兼具着这一时代价值观的女子,例如简·柏金,但这一举动更像是被策划好的。
其他情况中,包袋的创造者更倾向于给它们编制号码,不论是一条密文,幸运数字亦或纪念日。例如香奈儿2.55或者巴黎世家的数字10。至此手包在它们出生之时便拥有了标识,帮助它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有些手包甚至能成功成为 “IT”bag。

 


▲路易威登为演员刘嘉玲定制的化妆包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天后手提包,劳娜,伦敦 © Launer

 

▲爱马仕为格蕾丝王妃设计的小牛皮“凯莉包”,巴黎,约1955年。格蕾丝·凯利是当时在时尚界叱咤风云的人物。从她的白手套到墨镜还有发型,她的穿著打扮无一不被当时的女性复制模仿。当她拿着爱马仕手提包的照片广泛流传后,这款包即被称为“凯莉包”,而且从此成为一个身份的象征。© Palais Princier de Monaco Collections

 


▲以简·铂金命名的爱马仕私人伯金包 © On loan from Emma Beanland of Monaco collection

 

# Part D 让人忍俊不禁的奇趣包袋
消费主义蔓延的今天,像艾尔莎·夏帕瑞丽这样的“惊人”鼻祖正在成为不断被后人朝拜模仿。故意搞笑的包袋、媚俗的包袋、反讽的包袋……“反奢华”的包袋采用闪亮的塑料制成,而非稀缺珍贵的皮革,它们或嘲笑时尚,或尖刻评论寓意阶层的包袋。

 

▲“惊人粉红”衬裤造型包,艾尔莎·夏帕瑞丽,1937。惊人粉红是艾尔莎·夏帕瑞丽最喜欢的颜色。1936年,当她选择一个紫红色面料样本的时候她说:“我要它了,今后这个颜色将被称为‘惊人粉红’。来年她推出了第一个个人系列的香水,蜜粉和口红,并命名为‘惊人’。与此同时,艾尔莎·夏帕瑞丽将“惊人粉红”运用在个人时装系列中,自此成为品牌的经典色。数十年之后,服装设计师圣罗兰也使用了这个颜色。 © Antigone Schilling

 

▲(左)爱丽丝梦游仙境书本造型手拿包, 奥林匹亚·勒谭,迪士尼,2014套装系列 © Olympia Le-Tan
(右)德古拉书本造型手拿包,奥林匹亚·勒谭,2013-14季度套装系列 © Olympia Le-Tan

 

▲药丸包,克里斯提·鲁布托,2012 春夏系列 © Courtesy of Christian Louboutin

 

▲杂志手拿包,1970年代 © Antigone Schilling

 

▲麦当劳汉堡包,凯瑟琳·褒曼,1997。豪华的玻璃珠饰包 © Antigone Schilling

 

▲卡尔·拉格斐为香奈儿设计包款,2014早春度假系列 © Chanel Collection, Paris, France

 

▲火柴盒包,伊莲·奈波米兹,2014 秋冬 © Antigone Schilling

 

▲地球手拿包,奥林匹亚·勒谭 2015 春夏系列 © Olympia Le-Tan

 

▲“枫叶”,林泛德波,荷兰,2016 © Linde van der Poel, Netherlands, 2016

 

▲水桶包,法国, 约1950~1959年 © Anne Marie

 

购票福利  

现购买《包·当代》展览门票,

即可免费参观

《肖全摄影作品展:我们这一代》

 

温馨提示
扫码下载
票牛APP
票牛APP
热门票随时抢 折扣票随时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