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票需知

限购说明每单限购6张座位类型请按门票对应座位,有序对号入座
儿童入场提示*14岁以下观众谢绝入场实体票本项目支持凭实体票入场,支持以下取票方式:
- 快递配送:运费10元(V4及以上会员包邮),顺丰发货。
- 现场取票:票牛工作人员将在演出开场前1小时至现场派票。工作人员联系方式、具体取票地点将在演出当天以短信通知发送至预留的手机号。

项目简介

喜欢话剧的小伙伴入群,我们一起去看剧呀~

 

添加上图微信,私聊回复:上海话剧

即可进入上海话剧群

 

【剧情介绍】
 

故事起于一对中产阶级的夫妻——女博士和自由音乐人,在宜家的一场关于要不要孩子的讨论。他们受过高等教育,以社会传播的各种正向准则,不断向彼此确认这样的自己是否算是“好人”。

 

学业结束后的事业是否真的能有美好的前景?是否只有稳定的职业才能养育好一个孩子?女人生育的痛苦男人无法感同身受,一个孩子的加入是否会给日后的生活带来种种限制?个人的未来、世界的未来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未知,在重重种种的担忧之下他们无法为当下做出任何决定。

 

舞台上只有一个巨大的跷跷板和两根不停变换位置的灯管,但是两位演员却带着观众领略了一对情侣(夫妻), 在不同阶段的生活中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流产、外遇、分分合合。年轻情侣间潜藏的焦虑,就在舞台上被一层一层拨开……
 

【奖项&评论】


获2017“壹戏剧大赏”华语地区 最佳小剧场戏剧奖剧目

这个戏最大的价值在于,生育的矛盾不断地往下深入,我们逐渐看到这种焦虑背后,其实是知识分子对自我价值的焦虑,对自身生命表达方式的焦虑,以及对现实生活的茫然无措和举步不前。
——谌桔
 
话剧《呼吸》出乎意料地好。一种精致轻盈的智性贯穿在剧本、导表演中,甚至贯穿在那个多隐喻多功能的跷跷板、那两支忽而平行忽而交叉的灯管上。
——李静(北京日报)
 
《呼吸》很高级——多义的极简舞台、换一句台词就自由切场的表演,以及台词量巨大但每一句都真实撞进心里的剧本,做过创作的人都知道,写当下、写日常,太难。
——安妮看戏

在中间剧场看了《呼吸》,心潮汹涌,又不知从何说起;不由回想起我爸爸的这段话:我喜欢写人,我爱人,我写出我认为是英雄的可喜的人物;我也恨人,我写过卑微、琐碎的小人,我感到人是多么需要理解,又是多么难以理解。没有一个文学家敢讲这句话——‘我把人说清楚了’。”

——万方(曹禺之女)

 

【演员介绍】


女主角:孔雁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曾就职于孟京辉戏剧工作室6年,担任助理演员。主要舞台作品:《琥珀》、《空中花园谋杀案》、《堂吉诃德》、《罗密欧与朱丽叶》、《初恋》、《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等
 
 
男主角:李嘉龙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主要舞台作品《茶馆》、《哈姆雷特》、《阅读雷雨》、《樱桃园》、《罗慕路斯大帝》、《门客》、《说客》等。

 

【关于主创】


邓肯·麦克米伦 英国
Duncan Macmillan

 
作品:《人们,地方和事情》、与Rob lcke联合改变乔治·奥威尔作品《1984》、《所有美好的事情》Every Brilliant Thing 、《2017》,与Chris Rapley联合编剧 、《禁区》The Forbidden Zone、《穿越黑夜》Reise Durch die Nacht,改编自Friederike Mayröcker作品、《呼吸》Lungs 、《怪兽》 Monster (2016 Royal Exchange剧院)

他在早期的Bruntwood(2006年)剧本创作大赛上收获两个奖项。其他的荣誉包括:2014年英国剧院最佳导演(与Robert Icke共同获得),2013年外西区最佳新剧本及最佳德语作品奖,曾两次被奥利弗奖最佳新剧单元提名。


【关于导演】

 
艾里亚斯·派里希 瑞士
Elias Perrig

 
1965年出生于德国汉堡,现为瑞士籍导演,受邀在德国、瑞士等德语区剧院执导作品。
 
派里希曾就学瑞士巴塞尔大学生物化学专业。22岁时在瑞士卢塞恩剧院担任导演助理的经历将他日后的生涯引入了剧场。1987年至1989年期间,他在话剧以及音乐剧领域开始了自己独立的导演创作,并在那段时期担任文化广播节目《皮拉图斯》的自由编导及主持人。随后,他先后在苏黎世、吕贝克等城市执导,也曾在州立卡塞尔剧院及德国斯图加特州立剧院担任驻院导演。1998年,他获得了德国造型艺术学院颁发的“青年导演奖”。2006年至2012年期间,派里希在瑞士巴塞尔剧院担任表演艺术总监。六年表演艺术总监的生涯之后,派里希为了能全心投入创作。重新回归自由导演身份。
 
派里希至今执导了八十多部剧场作品。其中除了莎士比亚、布莱希特、歌德等经典作家的剧本之外,当代剧作更是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他曾执导德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耶林内克(Elfriede Jelinek)的《他不是他》、挪威当代剧作家福瑟 (Jon Fosse)的作品《儿子》、《紫色》、和《拜访》;美国作家尼尔·拉布特(Neil LaBute)的《事物的形态》;英国作家丹尼斯·凯丽(Dannis Kelly)的《爱与钱》、 《DNA》、《孤儿》等。

更多评论
温馨提示
扫码下载
票牛APP
票牛APP
热门票随时抢 折扣票随时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