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 认证
    宽友文化
    认证
    2017-11-20
    赵淼访谈 灵感来自莎翁《罗朱》 信:三拓旗成团二十周年为何会选择做一部以老年人为主角的作品,《吾爱至斯》的故事灵感从何而来? 赵:毫无疑问,老年人在社会中是弱小又容易被忽略的群体,我愿意在我的作品中为他们表达。当然,这其实也在为每一个年轻人表达,因为我们都会老去。     我觉得这样的题材其实和所有人都有关,即使我们很年轻也总会在某个方面很弱小很无助,而“衰老”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复合词汇,你会发现生活工作中某个方面强大的人可能在某个方面会特别弱小,比如工作狂可能是个情感恐惧者。     今年是我们建团20年,很感慨仿佛昨天发生的事,此时都已经过了这么长时间。而这部纪念建团20年的《吾爱至斯》,灵感却来自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被家族、被命运撕开的罗密欧和朱丽叶最终选择了殉情,这对当代中国人来说很难有借鉴。但是,将这样的命运和精神融入到现实的社会可能会更有共鸣。所以我们就把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命运赋予这对失散的老人身上,也就有了《吾爱至斯》的故事。   想要做“生活讲述” 信:《吾爱至斯》风格与《失歌》形成了鲜明对比。《失歌》触及了敏感的深层社会问题,《吾爱》则更注重探索主人公的生命感悟,这种创作视角的转换因何而起? 赵:《失歌》其实更加理智,它会融入我很多思考,包括对待这个社会和人的看法。而《吾爱至斯》会更加感性,因为我能够更加直接地触碰到这些原型人物的内心世界。《吾爱至斯》更多地关注到失去记忆患了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其实他们的世界异常可怕和无助。在排练初期,我和演员一起做“生活讲述”,很多演员谈到当自己老一辈的家人患了阿尔兹海默症,他们渐渐丧失的记忆和智力,他们越来越像孩子,直到他们谁都不认识了。这个过程太可怕了,可是我们却并没有真正重视过。     谈到相同题材不同视角的转换,在我看来,观察一个事物,最好的方式就是从各个角度去描绘它,而《吾爱至斯》正是《失歌》的另一种画法。   我们不是 “一枝独秀” 信:从《水生》到《失歌》再到《吾爱至斯》,一戏一格,但有观众反馈说《吾爱至斯》让人想起你早年的《达人未爱》等作品。相比之下《水生》与《失歌》艺术性更强,你如何看待这种声音? 赵:一切的前进都是曲折往复的,所以观众对我们的评价都是有道理的。做到一戏一格太难了,对我来说,我其实都在做同一领域的探索,只希望能在中国形体戏剧的摸索中去尝试不同,但是,也许我们站远一点看自己,会发现自己的作品都是一样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就是我们认为“一戏一格”的真正原因吧,但我欣然接受沉浸在山峰之中去探索,哪怕“一生一格”,排形体戏剧有什么不好呢? 信:二十年来形体戏剧仍然未成气候,三拓旗仍然一枝独秀。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赵:好残酷。这个问题应该是对我们的批评,因为我们还没有做到让形体戏剧全面在中国推广。但这个问题也是对我们的一个激励,三拓旗剧团会一直坚持这样做,不忘初心。
    6回复
    17赞
回复
票牛APP
票牛APP
热门票随时抢
折扣票随时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