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
  • Lv3
    七七吃你家大米了吗
    Lv3
    2023-05-17
    候门府邸,庭院重重。各用青,红帷幔层层遮掩,以彰显世家风范。第一章的“入府”,当然指黛玉入府,她的入府,独有竹影轻幔,作为触发整个故事的基本。如果和之后剧情安排结合,“入府”则有多重:黛玉,宝钗,湘云……十二钗或者降生于贾府如三春巧姐,或者嫁入如李纨熙凤。具是入府之人。 “幻境”是第一个高潮,十二钗在幻境中皆着素衣,俨然纯真状态。剧场顶部悬垂的白布上逐个显现十二钗的判词,这倒让我想起了古阿拉伯的悬诗。到最终宝玉在中,钗黛各一边。十二钗的两个首册站在“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判词就在头顶,高挂着的就是宿命。因为红楼判词写的太好太妙,因此即便是完全的舞剧,也一定要有所表现。这一段其实很切合原著,又有独特设计,宝玉看着十二钗的曼妙身影,但是隔云隔雾,本就不是一境,他的身份更像是虽然无时无刻不再亲近,也无时无刻不在观望。不过我的一点失望是没有把“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呈现出来。 “含酸”正式进入宝黛爱情线,如果单纯是传达黛玉拈酸的情节不免单一。因此舞台上的帐幔一青一红,黛玉,宝玉,宝钗你来我往,或吃酒,或交谈,不时情绪变动,一人跑到帐后,一人急切追去。这个章节是“全遮”,既然含酸的内容偏向单一,就用一些留白让观众丰富它。 “省亲”一段是我看到第一个震撼我的设计,元春在大小官员侍者中从后走出,贾府众人却先向观众行李叩拜。贵妃一身明黄宽衣大袖,当她脱下那件大衣裳,我发现了设计所在。那件大袍可以完全立柱,人在期后如同无头。接着,贾府众人向贵妃孤零零的衣服叩拜行李,贵妃在一旁无语凝噎。她身边皇宫走出的官员的衣服和她形式类似,也是前方有一架子。这明艳的大袍,愣愣地支撑着的是皇权,是帝命。愣愣地彻底锁住元春,除却片刻在家人身边的依偎,她只能有贵妃这一个名字。 “游园”是刘姥姥的章节,舞剧的所有舞蹈都在极雅的氛围里,为了在无台词的境地里凸现刘姥姥的憨态。舞者动作极其夸张,加入一些杂技的元素,在妆容上形似丑角。而“游园”或许在舞台屏幕上的展览之外,还可以设计些别的因素,让刘姥姥在荣府里的故事更丰富。 “葬花”包含读西厢和葬花两个部分。这是全剧最摄人心魄的舞蹈之一,下垂的舞幕如纱,映着树影婆娑,落红阵阵。宝玉和黛玉在这无二的花林中起舞,旋转。然而葬花依然是黛玉独自一人的事,当她走向花林深处,一束花瓣顺着光散下。这一章,把潇湘妃子的悲情美感推向了高峰。 “元宵”开始,隐性的悲剧感渐渐明显清晰,先是一段极宏重辉煌的群舞,映照着贾府的余晖。这段舞蹈规律性最强,我还是要说一点私货,王熙凤的昭君服实在把她真推成了“神妃仙子”。导演保留了原著里“爆竹”的物象,在夜幕上点点火光,盛宴将散。 “丢玉”没有示幕,和“冲喜”联系很近。从元宵开始的无声之悲到丢玉的“乱”悲,再到冲喜,把这种情感一点点放大。“冲喜”内容较多,我个人理解包括宝钗成婚,元妃薨逝两个部分。在成婚之前,宝玉进入了迷局,导演设计里,一个接亲的轿子,其中有时是黛玉,有时是宝钗,或者说从一开始那个入府的小轿子里,事情都已经“前定”了。在太虚境中,宝玉是一片琉璃世界里的一点红。在冲喜的婚宴上,黛玉是绣房红帐里的一点白。在宝黛爱情收尾的处理上,舞剧选择了程高本的叙述,黛玉在后,孤卧于病榻。宝玉宝钗在前,佯演着看似你情我愿的伪剧。构建一种近乎于平行蒙太奇的处理。此外,婚为喜,薨为悲,四面的群舞,一身正红,但是长袖都是纯白色的,舞蹈也全谈不上是祝贺新婚的喜庆。上摆天空,下击地面。竟然有对爱情无果,家道衰颓的无力回天之感。 宝玉来找黛玉,这时她依然油尽灯枯。舞台上只有她在一张孤榻上,见她诗稿零落,头顶一缕大白纱落下,花落人亡。因为长久的情绪积攒,白纱落下时,似有万斤,轰然落下,就像大厦倾。绛珠仙草的悲情美,在这里达到了顶峰。宝玉的独舞可谓悲之切他独自不断的捶地拗胸,无一处可以吸收他的悲恸。在原著的续书里,这一段对应“苦降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这个充满动作感和画面感的章回,在舞蹈中释放了更大的张力。 “花葬”是整个舞剧绝对的高光时刻,也是最值得称道的匠心独运。这是十二钗的花葬。十二钗去掉脂粉华服,散发立在十二个墓碑上。满地残花,但是这一段的舞蹈不是柔性的悲,反而异常悲壮。她们转头挥舞着长发,间或抛弃满地花枝,痛彻心扉地责问自己一切被动的不幸,俨然是一种无惧且决绝的天问。 在这之后,十二钗渐渐离开,茫茫雪白的厚地高天,宝玉再出现时,已然归彼大荒。这和87红楼最后的处理颇为相似。 配乐能感受到许多韵律上对王立平先生所作的红楼梦电视剧乐曲上旋律的契合,也延续了那种音乐情感。首先是空幻,琵琶遮面,断断续续,游丝薄雾。再来就是悲壮,这在最后的花葬和归彼大荒章节尤其明显。因为红楼的悲,绝不是轻描淡写,委婉转肠的悲。是一种彻底的,无保留的,不作秀的,纯自然的悲。在这种宏壮的悲情中,交响式的配乐将之推到崇高的地位。 此外,舞剧保持了小说原有的氛围。在繁华盛大中,处处弥漫着悲凉雾气。这其中还有很强的鬼魅气质,那无头的大衣,烟霭里的影影绰绰,底光里的十二钗群像……但也正是极多元丰富的,悲喜交杂的,才给人一种一点窥全貌的感觉。 舞美设计是舞剧更绝妙的一处,至于如何,依然不是我的薄笔浅文能说的了。 并且,观众需要建立在对文本熟知的基础上才能不至于在迷糊的状态里全身心沉浸。 至于不足,是舞剧本身特质的不足,因为舞剧注定是一种完全形象性的,通过视觉传达出效果和情感的形式。用“极其深刻”“发人深省”这些文本评论化的言语评论本身就背离了这种舞蹈为核心的艺术形式的特点。当然,这也完全不阻碍它的光辉。能从不同的角度欣赏红楼的美,才是无二的享受。 真实是美的,传神的。人不喜欢假的,空幻的,但唯有红楼的空幻,让人日思夜想,化成心相上的一缕烟,融成生命的一部分,凝神暗想,一舞难忘。 回廊复道亘长春,幅幅红楼梦里人。 徙倚雕阑凝睇想,真真幻幻两传神。
回复
票牛APP
票牛APP
热门票随时抢
折扣票随时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