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 Lv4
    用户158****1528
    Lv4
    2017-01-05
    《醉心花》虽然是昆剧,但是底本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导演、舞美和灯光都有台湾背景,编剧是编《春江花夜月》的罗周。开戏之前导演出来跟观众见了一面,他说,《醉心花》的底本虽然是莎士比亚的作品,但是我们试图用中国古老的传统艺术来展示其中蕴藏着的西方戏剧形式没有办法顾及到的“大美”。结合后面演出的情况,他的解读对了一半,他的希望实现了一半——既然这出戏是西洋出身,那么其中必然也有东方传统戏曲没有办法表达出来的美。演出开始之前、我在看剧情宣传册的时候就注意到了相当一部分主创人员的台湾背景;一直到现在,许多出版物都在有意无意地暗示“中国传统文化在港台保存的比大陆好多了”这个只停留在想象中的现象,至少在传统戏曲方面,大陆的底子还是比对岸厚;从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就可以看出来两岸对于昆剧传统表演方式态度的不同——随便找一个大陆版的《牡丹亭》与之对比就可以看出来两者所持的完全不同的美学观点。青春版《牡丹亭》让昆曲重新回到大众视野,但是对于传统昆剧表演方式的改动也很大,初接触昆曲的年轻人不觉得,老人家一看就能发现。《醉心花》的舞台设计和灯光效果足够漂亮,以《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情节来考量绝对没有问题,可一旦引入了“昆剧”这个表演形式,阴森森的舞台和黑黢黢的灯光会让看惯了“一桌一椅”的传统道具设置的老年戏迷感到不适应,我旁边坐着的一个老爷爷时常会叹口气,掺入了西方美学和西方戏剧理论的新式昆曲应该会让上了年纪的观众感到奇怪。以我的阅历还没有办法讨论两种模式孰高孰低,但从昆曲的发展形势来看,参考西方戏剧理论来编排传统戏曲可能会变成常态,我本人对于这种方式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只有一点让人担忧——除却这些包装,演员对于自身的磨练和艺术的追求是否能达到老一辈戏曲表演者的高度。高三的时候我常听昆曲来减压,一开始只听青春版《牡丹亭》,后来发现老一辈虽然没有这么好的演出条件、没有接受新理论的影响,功夫和唱腔都是上佳,到了后期我经常开着张静娴或者张澎洵的音频来看年轻一代的影像视频。京剧的音配像工作做得不错,如果昆曲也大规模开展音配像活动,估计能让我这样靠新式昆剧入坑的年轻一代对昆剧艺术有更深的理解。 白先勇排的青春版《牡丹亭》在老戏迷和年轻人中间的口碑两极分化;他也是台湾背景,但是《牡丹亭》给人的违和感就没有《醉心花》这么严重,说到底还是因为《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出情感激烈、人物感情冲突的戏剧和昆曲本身的节奏没法调和。罗周写《春江花夜月》只用了半个月,就算不看表演单看剧本也能理解其中的情感,欣赏戏词的美——我尝试过拿着剧本跟同学复述这个故事,她表示能够听懂而且觉得这个故事本身很有趣。《醉心花》就有点尴尬,这出戏的舞美和形式都是极美的,但是把《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移植到中国背景,可以明显感觉到“大美”的舞台背景下剧情的单薄,昆剧的表现形式足够厚重,人物的情感却无法与这份厚重匹配。如果单单拎出朱丽叶(即剧中的嬴令)饮药假死之前独白的一幕,东方的表演形式和西方的艺术内核是成功融合了的,原剧本中的朱丽叶可能比嬴令更加感情激烈,但是用温柔的形式去演绎也是可以自洽的。这一段里,嬴令的感情发展有点像死前给自己画像的杜丽娘,姬灿在她的想象中登场(传统戏曲中很少见到类似的表演形式),两人共舞;嬴令担心自己饮药之后真的命赴黄泉,落得“丹颊梅妆狐兔舔、宫腰楚楚蛇蚓盘”,和杜丽娘的“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十分相似,再扯远一点,林黛玉在《葬花吟》中也抒发了类似的情感。这一段唱词配合上舞台情景,实在惊艳;尤其是嬴令饮药之后,站在帷幔背后且歌且舞,让我觉得能看到这一幕,我从上海折腾到南京真是值了。但是剩下的部分就没有办法融合的那么好了。这出戏时常两个半小时,姬灿(罗密欧)发现嬴令身死、伤心之下挥剑自刎的情节在最后半小时,那个时候我实在是又累又困,就是因为昆剧和缓的表演形式和原剧本表达的激烈情感起了冲突,这个冲突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姬灿自刎、嬴令自尽时,全场观众都发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声……
回复
票牛APP
票牛APP
热门票随时抢
折扣票随时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