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 Lv4
    阿瓜
    Lv4
    2023-05-16
    《记忆深处》的创作值得高于现有十倍的荣誉和声量。18年两场今年两场,观看过程里我没有一处有“这样改会更好“的想法。 我厌倦了市面上很多民族舞剧钻营取巧的编舞方式——拼凑出几个四平八稳的舞段,塞进一个空洞而刻板的历史人物剧里,拿影楼审美的服装,搭配春晚审美的光,呼应使劲往高潮推的看似宏大实则比谁音量大的音乐。 这种模式化的对美的批量生产背后,不客气地说,就是编者眼界不宽,书读得又太少。拿百度百科编舞,都叫人怀疑有没有看到最后一行。 躺在古风复兴的潮流上,干吃消费主义的红利。披着传统文化的皮,靠文化名人做IP喊口号。 这类舞剧里,肢体表达只有三件事可干: 1)男人和女人情比金坚,且一定是原配,没有原配也要虚构出一个原配,然后继续情比金坚——符合社会主义婚姻观。 2)男人和男人之间的斗争,有剑拔剑,没剑肉搏,没肉嘴炮。主人公和反派都是脸谱化贫了血的广告牌。 3)宫女刷排版。 忠义仁爱四字如同批发来的一样不值钱,往身上盖几个章,就能回头对着补贴审核机构谄媚。但你在作品里都看不到编导真正的信仰,这四个字,你感觉他一个都不信。 剧情?有字幕还要个屁剧情。 而《记忆深处》的好,就好在它是一个有尊严的作品,比起流于烂俗的美,它追求的核心是“真”。那些真的痛,真的悲,真的愤怒,都是美的。 比起舞段拼接,无论是情绪还是叙事都显得更为一气呵成。从历史中提炼出来的几个形象,也是真的——他们的故事,抽取后模糊了时间空间,因而也不限于需要说明的背景,情感可以打通人物与观众之间的桥梁。 音乐、灯光、多媒体用得都非常扎实准确不累赘。舞蹈之外元素充分做到了克制,把叙事和抒情都留给了肢体表达——而它呈现这种美所用的技巧是同时代接轨的。 无论是静态时的画面结构,还是群舞起伏层次时的流动感,都能看出一些顶尖编舞家的影子,但落到具体的动作,又是有原创性且合情合理的东西——拉贝一段去个体化的整体队形变换让我想起派特,贯穿全剧在东史郎段落里尤其明显的几何元素运用很马约,李秀英一段桌面上舞者身体扭曲反转又有艾夫曼的味道。 第四场观演结束后,我听到观众批评这部作品“不大众”。我是很不服也很难过的。 文艺创作理所应当走在大众前面,去传递最先进的审美,而不是打时间差,拼接海外作品来博眼球,或是干脆放下身段去媚俗,毫无追求地挠观众的痒。 我们需要舞蹈这一原始又现代的艺术,去纪实、去抒情、去写意、去探讨身体和思想的边界,去诠释创作者和表演者对美的理解。 或者更直接一点,我想透过舞蹈去看些未蒙尘的灵魂。
回复
票牛APP
票牛APP
热门票随时抢
折扣票随时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