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 Lv2
    表情包大户
    Lv2
    2023-07-21
    “任何一个人,对别的人来说,都是深不可测的奥秘和难解之谜……有些可怖的事情,甚至于死亡,就起因于此。——《双城记》” 这辈子的第一次看剧加场献给了《隐秘的角落》,原计划看13、14号的晚场和15号午场,三刷后又激情加了晚场,亲身的体验告诉我——好的作品是值得一再复盘的。 为了阅读方便,我把这篇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①各方面总体观感与综合评分(剧透较少) ②本剧部分高光点的个人向赏析(舞美、剧本改编、台词唱段等) ③以张东升的角色塑造为基础对全剧主题的一些分析与思考(夸演员夸编剧!&非常非常主观的个人碎碎念) 请注意!第二第三part都会涉及大量细节剧透以及部分情节和原著的对照!所以如果想吃安利看剧的小伙伴看完第一部分就可以啦_(:3」∠❀)_当然,打算n刷复盘的朋友欢迎就②③部分与我一起分享和交流~ 【再次预警:以下内容都是我作为观众观剧时纯主观的所看所听所感只代表本人意见,参考性仁者见仁,千万别当啥正经剧评谢谢!】 【一】总体观感&评分 百分制的话,《隐秘的角落》在我这里达到了85~90分。总体而言这是一部各方面均衡且整体性很强,且不乏亮点的音乐剧,何况这是在原创属性的加成和网剧金玉在前的对比压力影响观众观感的情况下。 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隐秘的角落》是一部【优秀】的音乐剧作品。 1. 剧本:90分 首场观演时,当看到编剧选择以【日记】来串联起整个故事,我的心就定了大半。剧情以原著为蓝本,那么朱朝阳的日记必然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线索。而且从它入手,便于处理复杂事件中的虚实关系。 全剧的事件串联与节奏做得也很不错,上半场以朱晶晶坠楼结束,决定结局走向的条件已然具备;下半场的重头戏则是催化朱朝阳“黑化”的引线们:杀人罪名下的惊恐和自我催眠、彻底撕裂的家庭关系、愈演愈烈的死亡威胁……以及,揭开真相的反转。 剧本在原著的基础上做了很多删改和人物的重新雕琢,省去了实施犯罪的细节,很好地利用了【音乐剧】这个形式来讲故事,在一些段落里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以构建戏剧张力。即使舞台剧的容量远不及影视作品,但也在讲圆了故事的同时兼具了许多闪光点——这些我会在后面的内容里做具体分析。 2. 舞美:95分 虽然舞美已经被大家夸爆了但我还是要夸夸它!一进场就给了我很大的视觉震撼!甚至让我恍惚这真是一部小剧场作品吗…… 首先,拔地而起的迷宫式楼台结构直接给舞台增加了一个观赏维度,使景深的丰富度和复杂程度大大提升,与灯光投影配合,观赏性极强;第二,丰富了演员的动线,而且方便导演增加更多样的调度处理,有几个地方演员的走位结合剧情和人物关系,很有意思,这个我后面也会提到;最后,这个舞台在我看来完美地解决了这部剧复杂的布景问题,不论是学校、朱朝阳/张东升的家、六峰山景区、少年宫、商场……都可以用这三栋旋转小楼展示出来,而且让人一眼便能理解,换景也挺丝滑的~可以说是兼顾实用性观赏性和内容表达的教科书级案例! 3. 音乐:89分 这部剧的音乐毫无疑问是在及格线之上的,风格独特且统一,且贴合剧情整体性强,表现力也非常优秀——有抒情有炸裂也有阴森森的“阴乐”,每个人物的高光唱段都超级棒!个人综合起来最喜欢的是撕逼歌《同样都是母亲》和三重唱《镜面》,是两种不一样的过瘾!(不过这里提一个小小的意见:《镜面》的三重唱部分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小演员的声部听起来有些奇怪……把这段华彩的效果稍稍削弱了。)咆哮一下:张东升的每首歌我都好喜欢啊啊啊啊! 当然音乐的效果也离不开乐队和演员的稳定,成人演员们真的太稳了太稳了,全员神仙!周春红和王瑶的唱段我每次听完都要狠狠鼓掌!!张东升的疯批歌能不能快点出原声带治一治我这个一听就容易颅内高潮的毛病ಥ_ಥ 一定要从鸡蛋里挑点啥的话,可能就是没有那种一听就非常抓耳出圈的旋律?确实大量半音和转调的运用会让人有点晕乎……但它有后劲啊,我直到现在脑子里还会忽然开始循环播放某一段_(:3」∠❀)_ 4. 演员:88分 激情表白8.13~15号卡司的所有成人演员!!!全员神仙这个词我已经说厌了好吗🚬 感谢刘岩老师用教科书级的台词和动作细节处理让我狠狠地学习了什么叫表演中的节奏把控!不枉我在前排死死地盯着您真是越盯越有料(bushi),收的时候滴水不漏,放的时候气场瞬间覆盖整个舞台啊不整个剧院!所谓收放自如满而不溢就是这种感觉了吧……有一些地方我真的觉得达到了能够搬上大荧幕成为特写的的水平,求求以后多演一些疯批美人好吗!!!看完您的张东升我从今以后吃烧烤只需要放盐和孜然——因为我被辣死了(இдஇ; ) 蒋倩如老师真的有惊艳到我,从上场开始我就觉得“对味儿了”,台词处理得太合我胃口,堵班主任话口的那段戏我的内心弹幕全是“yes yes就是这样!”唱功更是一把子爱了!《背弃》的高光唱段太合适也太值得!!入坑了!姐姐牛逼!! 赵禹钧老师我之前不熟,这次也凭实力瞬间好感了~非常喜欢父子谈心那段儿手紧张地揪着皮包的小动作处理,唱得也稳稳哒! 大瑶就不用说了,这次耀眼组合虽然没对手戏但还是双双成为了疯批美人,疯得太彻底太投入太敬业了我在台下看着一边大呼过瘾一边心疼摔得疼不疼累不累啊……放假期间一定要养养身体! 孙博和张玮伦二位的严叶工具人(?)搭档也非常nice,个人很喜欢孙博老师台词的语感,小叶警官的语癖是演员自己设计的吗?很可爱的巧思!不过两位有时候会出现一点台词语速过快导致吞音的小失误~ 扮演徐静的王梓庭姐姐,音色我很喜欢,提离婚的那场戏和6ls搭起来节奏也非常舒服!不过个人觉得solo前的那段戏可以把状态再调紧一些。如果徐静的怀疑和提防甚至恐惧的情绪外化得明显一点,能让观众更好理解接下来的情节走向。 给演员的综合打分没有上90是因为留了一些空间给小演员们继续进步。小朋友很可爱,台词也都在点上,希望在一场场的磨练里能继续提高演唱部分的稳定性和表演处理的细腻感~ 【二】高光点赏析 这一part主要是对照原著和网剧,分析音乐剧《隐秘的角落》在剧本和表现形式上做出取舍和改变的优秀之处,同时也包含一些对演员和编剧共同创造的台词、唱段和节奏处理上的分析——全都很我流!仅代表个人观感! 1.【剧本改编】: 因为前期从宣发了解到剧中的角色设置是按小说来的,所以我特地去看了原著。其实在原著基础上改编的难度也是很大的,音乐剧两个小时左右的体量注定容纳不了整本书的人物丰富度和繁杂的细节;且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原著对一些人物的描写也有过于粗暴扁平的缺点……如果不加修饰直接搬上舞台,效果可想而知。 然而,编剧做的每一个取舍都让我觉得非常明智。 从叙事上看,音乐剧保留了【朱朝阳被校园霸凌】、【普普丁浩来访爬山拍照】、【张东升徐静离婚谈判】、【张东升杀徐父徐母】、【三小孩指认、勒索张东升】、【朱朝阳被王瑶母女欺辱+周春红发泄】、【朱朝阳杀朱晶晶】、【王瑶周春红冲突】、【朱永平向朱朝阳套话】、【弑父】、【严良找朱朝阳谈话】,这几个关键的节点性事件进行正面表现,而把一些补充性事件和信息作为次要戏、过场,通过转述和暗示表现。这样使整个故事的发展呈现得清晰明了——一条线是三个小孩与杀人犯张东升的周旋,另一条线是朱朝阳杀人后面对危机的转变,两条线交汇收束于对日记的揭秘和张东升死因的假设重演,形成闭环。不论在节奏上还是完整度上都很好。 从人物上看,首先编剧把情感动因作为张东升杀人的主要原因,替换了原著中的谋财害命说,以此增添了这个角色的“人味”,让观众更易达成共情。而网剧则是给张东升加入了【男妈妈】属性表现他的向善性,这种处理想要立住需要增添很多情节和细节,放在音乐剧里显然是不太适用的。同时编剧也让一些角色变得更加功能化,如丁浩和普普,在音乐剧中直接省去了对他们个人前史的交代,如此也许会让这两个坏小孩的“坏”没有那么立体和丰满,但搭配着台词、情节其他方面的处理,使观众还是得以理解他们的“人设”(当然肯定还有顾及小演员心理健康的原因……)这种删改我认为无伤大雅。严良教授这个【解谜者】身份也设计得不错,作为剧中张东升朱朝阳之外唯一一个懂数学的角色,他其实也是最能够理解他们犯罪动机和思维的人。如果说张东升和朱朝阳是镜面两边对照出的映像,那严良就是得以让观众对他们进行比对观照的那面镜子。他是局外人,也是解谜者,还是一个点醒各位看客小心掉入罪犯的自我逻辑陷阱里的点灯人。 2.【表现形式】: 我个人最喜欢的几场戏,在表现形式上都做得很妙:打破时间空间进行人物对撞的《本来一切可以很完美》、《镜面》;在同一个冲突场景内把张力拉足的《爬山》、《问心无愧》、《同样都是母亲》。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戏在表现上处处体现着张东升和朱朝阳的镜像感,最明显的可能就是爬山拍照和《镜面》,异口同声的台词,或对称或交叠的站位,以及结尾处的《小白船》的走位——“彼可取而代之”的最直观显现。 如果有心的观众还可以注意到细节满满的灯光投影:朱朝阳的日记、打开的门、街景球鞋和墙上的恶意涂鸦等等,都非常有意思。 这部分最后顺便提一嘴,《小白船》的结束感确实有点重了,有几场最后开始唱《隐秘的角落》很多观众都以为已经开始返场了哈哈哈哈哈😂后边的场次要不在字幕上提醒一下? 【预警:接下来的内容是本文中最主观的部分,如有异议请轻喷谢谢_§:з)))」∠)_】 【三】演员角色塑造与分析思考 (主focus刘岩版张东升) 刘岩老师,准备好挨夸了吗(ಡ艸ಡ) 如果说网剧版的张东升是笛卡尔式悲剧童话的代言人,那么在音乐剧里,刘岩呈现出的张东升的悲剧,则是毕达哥拉斯式的—— 这位古希腊数学家毕生痴迷于纯粹的数学理论,认为万物皆数,最纯粹的美是有序可知的和谐的整数。但当他试图把这套理论拓展向万物的时候,一种“野蛮”的无序和混乱——如人心般深不可测不可捉摸的【无理数】,将这个脆弱纯美的理论世界冲击得粉碎,于是他在信念崩塌的暴怒和疯狂里亲手溺毙了他发现无理数的学生。 “本来一切可以很完美”,但是,谁又能真正鼓起勇气直面鲜血淋漓的残缺呢? 张东升和朱朝阳,他们是困兽,也是天才。从他人棋局中的弃子,最终蜕变为自创规则、玩弄生死的暴君。 分析张东升这个角色的塑造,我认为可以从三个关键词入手:【节奏】、【位置】和【数学】。 节奏上的刻画,主要体现在上半场【收】着演的部分。如果把范围放宽点儿,甚至可以说从播报注意事项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不轻不重,不疾不徐的语气节奏,听上去总感觉在吊着你的耳朵,随意,却又没那么随意,让人不由得多想。那句“我会让你们下去得很痛快的~”我真是太喜欢了! 刘岩老师毫无疑问为张东升这个角色从台词到动作,甚至神情转变的微反应都设计了一套特别的节奏。从出场开始,在围裙上擦手、检查礼物、放拖鞋、收拾茶几这一套连续且日常感浓重的动作处理起来就非常考验演员在表演中的节奏把控,放拖鞋时的小心确认,看礼物时带着忧虑的小焦躁,双手或交握或抓膝盖的“无意识”小动作,都能让观众轻松看出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这么多的细节放在一起也不会让人觉得“戏多”而是相当自然,功底可见一斑。 再说回台词。同样是谈判,张东升对待徐静和三个小孩在态度上存在明显区别,但也有微妙的相同——面对伴侣咄咄逼人的发泄,张东升是退让的,隐忍的,只有在对方贬低自己的家庭出身时才表现出了较明显的情绪波动。但是,虽然他的试图挽留每每被徐静打断,他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节奏,尽力维持自尊和体面。然而,当面对三个小孩时,张东升是主动进攻式的,从一开始就把控了对话的节奏,在对方提出出乎意料的条件的时候也瞬间隐藏起诧异并迅速试图把主动权重新抓牢——两种状态,两种节奏,不变的是深沉的心机和滴水不漏的试探与推算。 上半场我个人非常非常喜欢的一个细节,是张东升第一次和朝阳普普谈判时对果汁的处理,为了保持悬念我不在这里过多分析,有心的朋友可以自己回想或者在观剧时留意一下🌚 如果说【节奏】给张东升的人物形象打好了一层底色,那么【位置】则是这个角色人物弧光的绝佳体现。 在音乐剧的开场唱段《隐秘的角落》中,张东升站在正中央的高台上,是毫无疑问的视觉C位,朱朝阳站在他的正下方位置与他对望,其他角色则要么位于两侧,要么处于舞台下方他的阴影之中。从首场开始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结合整个故事来看,朱朝阳才是真正操纵一切的人,为什么却要把张东升放在高处正中央呢?是因为在杀死朱晶晶之前朱朝阳还没有开始滑向恶的一端吗? 随后我继续注意着角色的位置,尤其是高低关系的变化。在试图挽回徐静的过程中,张东升在交流里自始至终没有从凳子上站起来,甚至连起身的动势都不存在,面对激动地站起来发泄负面情绪的徐静,两人的权力关系一目了然。到爬山的戏份时,情况发生了变化。虽然张东升表面仍然是一副做小伏低的讨好态度,但他和徐父徐母视觉上处于完全平等的位置,并在唱段中展开了拉锯和冲突。当他决定对两人痛下杀手之时,平台上只剩下他一个人,后景中两个假人轰然坠落,他只身登上顶峰,缓慢地再次重复三句唱词,仿佛统治者登上王位宣告自己的加冕。 如果说以上还不足以让人发现藏在张东升位置里的玄机,那么剧中打破生死界限的唱段《本来一切可以很完美》其实已经赤裸裸地点明了答案。一开始张东升以已死之人的身份从严良所处的平台之下走出来,唱段开始时他快步登上右侧的楼阁,带着沉醉描绘起自己杀人的现场,罔顾昔日恩师声嘶力竭的逼问,站在最高处肆无忌惮地嘲笑——嘲笑那些还沉浸在所谓“正义”、“公理”中的蠢才们,嘲笑那些曾把他踩在脚下肆意羞辱,如今却成为亡魂的小丑。 他对自己犯下的罪行没有任何忏悔,恰恰相反,他在谋划犯罪、实施谋杀的过程中不但感受到了报复的快感,而且重建了自己被践踏的尊严。张东升表面上是为挽留徐静而杀人,但他在谋害岳父岳母时就已经做好了杀掉徐静的准备,挽留是表,报复是里,而更深层的动机则是当他被整个社会的法则背弃的时候,被“外物”逼到无路可退、甚至连尊严都无法挽回的时候,对普世价值的失望与背弃。从那一刻开始,他决定重构规则,设计一个自己一手掌控的游戏,在破碎的不完美中扭曲出畸形的【美好结局】。 “时间有时候是一个谜 空间也可以变的任意 ……就像一道道数学难题 设计 实验 推理 一切都让人痴迷” 当张东升操控着时间和空间,利用他所擅长的逻辑推理完成一次次完美的犯罪时,在陡然拔高的最后一个重音上,他从棋盘上的一颗败卒转身成为了“果壳里的无限空间之王”。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张东升翻盘的“法宝”,【数学】——或者说【数学思维】or【因果逻辑】。私以为音乐剧在对【数学】这个元素的改编运用上,成功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甚至比网剧做得更加巧妙。从开头严良的那句“这本日记像是用数学思维写的”开始,数学就与设谜和解密的推理紧密地缠绕在了一起,而且呈现出了一套非常完整的逻辑链。 首先,有关数学的概念和人设特点体现在各个细节里:(以下是我个人瞎联想)张东升家里的数学杂志、他摆放拖鞋时对距离和方位的敏感、徐静台词里提到的单调重复的生活……无不体现着张东升的性格里对数学严密秩序的追求,同时在他“黑化”的控诉中被多次提到的“有因就有果”和对“因果不符”的怨念,都体现出他对数学研究中严格遵守因果逻辑的理念或许抱有近偏执的认同感,这种认知也很自然地被他外化到了人际关系和生活之中。 这样的追求和认知注定了他在社会中格格不入,而为了理想的爱情一直挤压自我、委屈求全的生活也一点一点地撕裂着这个世界与他心中的理想,当他发现: “数字无法量化人性贪婪 公式无法推算人生亏盈” 他和这个犹如【无理数】般野蛮无序的世界的关系便彻底撕裂,决定 “抛弃 虚伪的仁义 追求 美好的结局 ” 用数学解题的思维干净利落解决这一切。但他所遵循的不过是“虚假的 数学的真理 ” ——这看似“最直接的方法 ”,省略的却是对生命的尊重。 “在假设的世界里 有什么是真理…… 一切都是一场游戏” “一切只是一道做完的数学题。” 设计并实施谋杀,对开头的张东升和最后的朱朝阳来说本质就是一道智力游戏,是他们的【王国】、他们的斗兽场。他们用自己的天才营造了一个果壳中的宇宙,并以数学的逻辑推理,操纵其中的法则。 “隐秘的角落是寂寞的角落” 他们也曾尽力挤压自己去适应【外界】,但最终,他们选择牺牲【他者】来成全【自己】。这是一种寂寞与外力撕扯结合着天赋才华,扭曲出的偏执、自大和疯狂。这,才是他们真正的相同点。 张东升为朱朝阳指明了这条路,但他终究棋失一着,忽略了小数点后更深的布局,成为了朱朝阳走向明天的最后一块踏脚石。最终,朱朝阳站在了他曾经站立过的地方,唱起《小白船》。逝者已矣,生者,也许可以继续向前? “假如你是我…” “假如我是你…” “我和你,都没错。” “不杀了他们,你要怎么重新来过?” “新的一天,新的太阳,新的自己。” 最后的最后,让我们再回到故事的开头,朱朝阳出场时的那首歌,《自己》。 “从今天起写日记 自己和自己玩的游戏 自己的心情只有自己在意 没人会在意” 其实,在这个故事里的每一个局中人,从头到尾,他们行动的真正动机都是为了自己。每一个在人心的岔道和迷宫里做出的选择步步叠加,铸就了这个缜密的悲剧。 编剧选择在最后发问——“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或许可以拥有更美好的结局。但我想问的是——如果一切可以重来,人性的利己本能又能否转变呢?每个人的心中都埋藏着属于自己的秘密,那里,才是真正隐秘的角落。 隐秘,在看不见的心底永远存在着。
回复
票牛APP
票牛APP
热门票随时抢
折扣票随时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