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 Lv3
    用户137****0772-fc446
    Lv3
    2017-10-05
    音乐剧《梵高》观后感一一 一场你不容错过的听觉与视觉完美结合的华丽盛宴! 出于对音乐剧和绘画艺术的热爱,当得知缪时文化出品音乐剧《梵高》的第一时间便毫不犹豫的入手。由于之前看过较多各种类型的舞台剧,本以为本土制作的音乐剧远非百老汇经典作品能比,但最终的观后感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梵高》是我迄今为止欣赏过的最唯美的音乐剧,没有之一! 整部剧采用倒叙的方式演绎,从年迈的弟弟提奥阅读当年与哥哥梵高的往来书信来回顾梵高伟大却又孤寂的一生。梵高作画的初衷是为了“创作美与生命,散播爱和信心”,他通过努力不断创作,却不被家人所理解,不被社会所认可,不受当时的绘画界所接纳,只能靠弟弟提奥接济勉强度日。最终,孤独的灵魂在完成最后一幅作品《金黄色的麦田》后饮弹自尽。 首先,本剧最大的亮点是3d投影技术首次运用于音乐剧中。不同于以往舞台剧的背景布置,《梵高》的背景舞台被设计成180度的环形房间,犹如一个180度的环形幕布,整个舞台仿佛就如同大师的动态画展,随着剧情不断呈现出3d般的油画效果,而且油画中的人物也是动的哦!最最神奇的是梵高作画时用的小画板上的画居然也会动噢~,这究竟是电脑制作并投影的效果呢?还是这个画板原本就是由一个led屏改建的呢?哈哈,那就等你去观剧时去一探究竟啦? 当第一幕开始,整个舞台背景从远至近慢慢延伸,幕布中的场景犹如看3d电影般变得立体而层次丰富,在场的观众都发出了惊呼声!之后梵高的《星空》、《杏花》、《向日葵》以及他的自画像等诸多作品都在幕布中一一得到了呈现,尤其是杏花纷飞的效果煞是惊艳,配合着演员动情的歌唱,唯美气息十足! 还有两幕场景至今仍令我记忆深刻。一幕是梵高绘画遭家人竭力反对,为了表现他当时极具痛苦和绝望的内心世界。梵高每走到舞台一处,舞台地板投影就随之片片塌陷,令他毫无立足之处,最后他只能可怜兮兮的蜷缩在书桌旁的小角落里,当他濒临奔溃时,房间的四壁也随爆裂崩塌。伴随着演员动情的演唱和投入的表演,3d投影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充分展现了家虽大却无他容身之处,孤零零一人绝望无助的痛苦心情。 还有一幕当梵高得知父亲过世后的消息,整个舞台的背景色彩基调立刻从前几幕惯用的明亮欢快的暖色基调转变为黑色为主的冷色基调。背景中整座房子被黑色层层笼罩着,狂风中还时不时飘来一两片细细的柳叶,加上演员入木三分的表演和急具感染力的演唱,整个舞台完全沉浸在一种悲凉哀怨的气氛中,坐在观众席上的我也深刻感受到梵高此时此刻那种深深的愧疚之情。 其次,我个人认为音乐剧演员的唱功及其重要,如果单有颜值和表演功底,缺乏唱功对于话剧来说没有问题,但对于音乐剧而言就是本末倒置了。梵高演员有两组卡司,虽然我目前只看了其中一组,由于我向来不迷追星,所以对他们的名字我实在是没有记住,抱歉。只记得两位男演员唱功扎实,低音醇厚,高音清澈,吐字清晰,尤其是演梵高的演员,感染力非常强,将梵高痛苦挣扎的内心戏表现的淋漓精致。演提奥的演员高音非常的靓丽清澈,同时表演功底很好,一人能瞬间分饰几角。两个人从头到尾演了足足两小时,撑起全场气氛,着实不易。 最后,从技术处理角度来分析,舞台剧由于演出时间有限,经常会有剧情赶火箭的通病。这部作品丝毫没有这种虎头蛇尾的现象,每一幕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循序渐进,有张有弛。 同时我要真心说一句,看了那么多舞台剧,这两位演员的谢幕绝对是最最到位和真诚的,满满180度的鞠躬谢幕啊!从未见过!相信一直看舞台剧的小伙伴,应该也会有这样的体会。 个人觉得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梵高为了迎接同行画家的到来重新装修小屋的场景。那一幕梵高只挥挥画笔,房间就粉刷好了,颜色和装修焕然一新,让我突然想起了儿时看过的一个动画片《神笔马良》。如果没有之后梵高创作《金黄色的麦田》同样这样挥笔作画的情景,这样的创作手法我能够理解。但既然最后一幕同样的表现手法只是用于作画,那之前又怎能用此手法表现真实的房间装修呢? 我的建议是梵高穿上一件装修服,舞台灯光关闭,穿着荧光装修服的梵高手拿工具一阵舞蹈,用于表现梵高正在忙碌的装修。等灯光再亮起时,崭新的房间便出现了。这仅仅是我的个人想法,仅供主创们参考! 最后我想说,音乐剧《梵高》将绘画艺术与音乐完美的融合,这种高品质的音乐剧绝对值得你去一看再看!让音乐剧《梵高》带你去飞翔,走进伟大艺术家绚丽而短暂的人生! vivian 2017.10.04
    回复
    11赞
回复
票牛APP
票牛APP
热门票随时抢
折扣票随时买